公司动态

寒露·深秋时节寒意浓

2022-10-09 admin 4

“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暮愁衣单。”转眼寒意渐深,深秋已至。10月8日,在降温之中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——寒露,就如约而至了。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,第一个提到“寒”的节气,它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,是天气转凉的象征。寒露的到来,意味着寒气渐生,季秋已经来临了。

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,从民间的俗语之中,也不难看出从节气“白露”到“寒露”,寒意更甚,温度更低。“寒露的露水比白露更冷,并且露开始凝结成薄霜,寒生露凝故称之为寒露。”民俗专家刘孝昌说到,成都的寒露时节,气候干燥,虽很多时候呈现出天高云淡的景象,但昼夜温差变大,伴随着寒气的增长,万物也会逐渐变得萧瑟。

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,自然也到了滋补和“养膘”的时候了。民间常说“贴秋膘”,因为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,人们频饮冷饮,所以到了秋季,要多进食温补的食材。加上天气逐渐变凉,多囤一些“膘”,也更能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。

“寒露之后,天气就开始冷了。民间有句俗语,叫做‘寒露脚不露’。因为人们都觉得寒从脚下起,所以这个时节不能露脚,不然会得风寒的。”刘孝昌说到,这时应适当增添衣物,更要注重脚的保暖。

当然,食补也不可少,一杯清香甘甜,润燥清热的菊花茶,最适合缓解秋燥了。除了菊花茶,多饮些梨汤也是不错的选择。刘孝昌补充到,川贝炖雪梨是深秋时清润补脾常用的佳品。“多吃些润肺的食材,不仅可以生津止渴,也能化痰止咳。”

秋意虽好,但寒露的来临,也意味着深秋已至,初冬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。抓住秋天的尾巴,看菊、进补、赏秋……好好享受为数不多的金秋时节吧。




努力企业文化海报.jpg